龙兴古刹,又称大龙兴寺,俗称龙兴寺,位于凤阳县城北面“第一山”下。它的前身是於皇寺,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出家礼佛于此,为朱元璋的发祥地。
龙兴古刹建于明兴武十六年(公元1383年),朱元璋亲自写了《龙兴寺碑》碑文,御书“第一山”碑,制定了一部《大龙兴寺律僧法》。明初的龙兴古刹,规模宏壮,拥有佛殿、法堂、僧舍共三百八十一间,为我国名刹之一。明清二代,古刹多次遭兵、火之灾,规模逐渐缩小。到清末,古刹面积仅有明初时的二十分之一。文革初期,又遭人为破坏。
龙兴寺特别看点:龙兴寺内现保留有明代文物三件(一口铜钟、四口铜缸、一面铜鼓),三座民国古建筑(山门、大翡亭、明太祖殿),另外还有一尊佛教圣物肉身(通幻和尚,生于1918年,1997年圆寂坐缸,2000年启缸,肉身不腐,装金供奉)。
龙兴寺文化底蕴深厚,寺内有对联三幅,一、寺内无僧风扫地;庙中少灯月照明。二、龙兴洪武兴龙寺;道化西天化道人。三、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,凤都昔钟天子气;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,龙兴今仰圣人容。均为描述朱元璋和龙兴寺的。第一幅对联现在没有陈列,其他两幅在明太祖殿内均可看到。
一九九二年,县委、县政府决定修复龙兴古刹,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。一九九三年,县政府聘请大九华百岁宫住持慧庆法师主持修复古刹。几年来,先后新建了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地藏殿、藏经楼、念佛堂,改建了大悲亭、太祖殿,共有佛殿、僧舍二百余间,占地六十作亩,规模仅次于明初时期,成为皖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重要的旅游景点。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为龙兴古刹、大雄宝殿题字。